第二百零二章 两条路线下的农民阶层_神秘空间
华庭小说网 > 神秘空间 > 第二百零二章 两条路线下的农民阶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二章 两条路线下的农民阶层

  一会儿为从农村征收上来的粮食缓解了城市缺粮的困境,支持了前线作战而欢欣鼓舞。

  一会儿对基层组织回报上来的农村状况而心惊胆颤,要基层注意控制。

  如此循环下去,有那么多农民让苏维埃折腾吗?

  可实际的情况却又是抽不出人力彻底控制农村,要么党员要么在城市抓生产搞建设,要么在前线为了新生的苏联浴血奋战。

  根本就无法抽调足够干部到农村。

  农民要是减少太厉害直接影响的可是来年的粮食收成,而内战结束看起来还是遥遥无期,不能不有所顾虑。

  不过如此折腾下来,农民对苏联的好感可以说是荡然无存的。

  烦印不解的问道:“不是说农民是生活在田园间的勤劳,淳朴,善良的人吗?”

  众人一时间都很奇怪的看向烦印!

  吴凡对烦印说道:“我实在是很好奇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将农村描绘的如同田园诗歌般的环境,将农民描绘成勤劳淳朴善良的人?”

  我不是贬低农民,农民也是人,人有的毛病农民全都有。

  萧谷兰说道:“中国似乎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吴凡说道:“是的,因为中国找到了适合中国的道路,可农民得到的待遇本质上是一样的。”

  王德荣说道:“农民得到的待遇本质上是一样的?什么意思?”

  吴凡说道:“农民,就整体而言,力量很大,可推动社会进步,工业化,农民指望不上。”

  苏联有这个状况是因为苏维埃是从城市发展壮大并夺取城市建国的,对农村的掌控极为薄弱。

  在农村党组织极少而且脆弱,根本就没有什么控制力,这种状况直到内战结束才改善。

  苏联后来又搞了个集体农庄,想将农民转化为工人,这些人又消极怠工!

  农民和政府关系最糟糕的我想就是苏联,古今中外到现在没有能够超越的。

  而中国刚开始学苏联,结果在城市硬是发展不起来,被迫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苏联和中国的国情不同啊!

  中国于是开始高喊“工农联盟”向农村发展,苏联也高喊“工农联盟”,可绝对没有中国这样子特意强调和突出这句口号。

  中国走出的道路是说白了就是农民不是想要土地吗?

  行,我给你!

  跟着我打土豪,分田地,建设新中国。

  有思想(共产主义),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再来一个利益绑定给实惠(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的积极性彻底的被调动起来。

  农民可以不理解共产主义思想,可农民绝对理解土地的价值,借助农民的力量,党终于建立新中国!

  这个时候你看党做了什么?

  土地收归集体所有(为国有化做了铺垫)搞人民公社,我们不要细究后来公社的发展,因为都不怎么成功。

  只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苏联也好,中国也罢,就这么执着的要将土地集体化甚至国有化,为什么都要让农民集体劳作?

  中国搞人民公社,苏联搞集体农庄,可本质上就是让农民集体劳作,为什么如此执着?

  只要是共产党的国家对这点都非常的执着!

  在当时的条件和情况下,谁都知道这样子伤害农民积极性,却义无反顾的要这样子做?

  萧谷兰说道:“为什么如此执着?怕土地兼并?可以党对国家的掌控和执行力,这实在不是个问题。”

  吴凡说道:“我也是后来才想通的,这是党的性质决定的。”

  看马克思理论,看共产主义思想,这些可都是为工人阶级量身打造的思想和理论,党就是为实践这套理论和思想而建立的。

  说白了,这是个代表工人阶层利益而建立的党,建立在工业文明之上的党,而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工业化中的工人中的。

  理论上用工业化的生产方法来进行粮食生产完全是可行而没有技术障碍的。

  可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这些农民怎么办?

  根本就不可能全部安排进城市里的工厂!

  那就就地让这些农民转化为工人。

  说直接一点就是农民像工人一样,时间到了一起到农田里工作,时间到了一起下班,之后一起到公司里的食堂吃饭,农闲的时候大家再组织起来一起修修水渠,修修路等公共项目。

  年终根据这个公司的经营情况大家分红。

  这样做的麻烦之处在于,工厂里的工人工作数量和质量可以量化,标准也很好制定,可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农活多做一点,少做一点根本就看不出来,更无法量化,别说农民了,工人遇到这样子管理不善又无法量化,也没指标压力的公司也会没积极性的。

  萧谷兰困惑的说道:“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那个年代一直缺粮食,苏联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吴凡很认真的说道:“我生活的年代,经常听上一辈人讲他们那个年代种田多辛苦多累,一年到底也不剩下什么,当时我问了一个问题他直接沉默了,同时我也很佩服党的强大居然让这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根本原因。”

  萧谷兰问道:“什么问题?”

  吴凡说道:“你们天天那么辛苦那么累,收的粮食全都跑哪去了?”

  为什么农民各个那么苦那么累,却一年到头大多数时间总是刚好吃不饱也饿不死?

  为什么?

  就数据来看,人口是大规模增长,可工业也大规模增长,农业收成一样也大规模增长,要不然怎么养活那么多人口?

  其实根本原因很简单,大部分被国家收走了,用来换外汇进口机械设备,做战略储备,补贴国内工业和工人等等。

  弄出城乡户口区别就是为了方便国家根据不同的阶层分配收入,很明显的城市里的工人就是比农村的好。

  这个战略其实很明显,就是剪刀差农业补贴工业,同时资源向工业倾斜,逐渐的扩大城镇户口人口比例,缩小农村人口比例。

  最终目标就是农业工业化,彻底的让农民这个阶层消失,只有工人。

  后来中国改变路线,分田到户,似乎对农民不错,农民的积极性也都提起来了。

  我心中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别忘了当年党也曾经给你们分过土地!

  果不其然,农民的各种税和费很重,农民一年辛苦下来依然是吃不饱饿不死,只是收入比以前多一些而已。

  其实,国家统一收购粮食,退出粮食收购价格,直接将一切都算计好了。

  国家一直高喊重视农业,是农业不是农民。

  二共的路线就灵活多了,没那么生硬,我通过税费调节依然让农民吃得饱,但过不好,想过好些就跑东南沿海做农民工去。

  于是轰轰烈烈的打工潮出现了,“春运”这个名词被创造出来了。

  从大的格局来看,就是换了个办法让农民转化为工人。

  党怎么可能允许让农民仅仅种地就能吃饱喝足过上好日子?

  这样子谁来出来打工?

  还怎么将农民转化为工人?

  还怎么进行工业化建设?

  于是农村的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人,农村开始空心化,可看看这个党,承认问题,却并不想解决农村的空心化问题。

  仅仅出于民生的考虑照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老人问题。

  不但如此,反而开始鼓动推进城镇化。

  我那个时空目前正在大吹特吹精准扶贫一千多万人的工程,就是将农民从大山里弄到城镇里成为工业人口。

  卯足了劲工业化将农民转化为工人啊,我本人也是衷心的一个“服”字。

  我那个时代为什么有人哀叹:“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

  党压根就不想,也不愿意让你回去做什么农民啊,要种地也是要那种大规模企业化工业化的工人种地方式啊,这才是根本原因!

  “工农联盟”我是怎么看都是个政治口号,最终目的就是将农民转化工人,彻底让农民这个阶层消失。

  萧谷兰听后说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不是说当初就怎么建设农村有很大的分歧吗?”

  吴凡说道:“分歧不是很大,而是巨大,不过另一条路同样也不会让农民好过,将地分给农民农民日子就会好过?太天真了。”

  毛路线其实是针对农民的柔性路线,希望农民慢慢转化为工人,最后用工业组织和生产的方法来进行农业生产,农民转化成了工人,这条路败了!

  另一条路是将地分给农民,可别忘了,路线不同,可目的地是一样的,最后也是要用工业组织和生产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

  另一条路线说白了农民将付出更为惨烈的代价!

  地分给农民耕种了,没错,农民的积极性是起来来,可是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样东西叫税,另一样东西叫费。

  通过税收这件工具可以征收更多的粮食,通过国家统一收购可以很好的控制和稳定粮价,一样可以将尽可能多的资源向工业,向城市聚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ting8.com。华庭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uating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